活動展覽公司政府標案攻略2025:3高勝率投標策略
身為活動或展覽公司,您一定遇過這種最甜蜜也最痛苦的折磨:同時看到兩個絕佳的案子公告,一個是市府的跨年晚會,一個是國際電腦展的開幕活動,但檔期卻幾乎完全重疊。您該如何選擇?
您的真實困境:
- 資源衝突的惡夢: 接了A案,就必須放棄B案。更慘的是,硬著頭皮全接,導致核心人力、設備、預算三頭燒,最後兩邊的執行品質都下滑,砸了公司招牌。
- 機會成本的賭局: 放棄了A案,結果A案的得標價超乎預期的高;或是投了B案,卻發現對手是天價搶標,浪費了數週的企劃心血。
- 無效的努力: 團隊的時間,應該花在發想創意與精緻化執行方案,而不是耗費在那些從一開始就不該投的「地雷案」上。
這份實戰指南,將提供一套專為活動與展覽業者設計的數據化決策流程。我們將以假設情境,一步步教您如何運用 BidAcumen 標案雷達 的數據工具,從「被動接案」轉變為「主動佈局」,確保您的每一分資源,都投在最有價值的案子上。
策略一:建立你的「機會行事曆」,從「救火隊」變身「指揮官」
真實痛點: 「旺季的案子總是突然一起冒出來,我們永遠在被動地回應,根本無法提前規劃人力與設備。」
成功的活動公司,贏在規劃。您需要一個能預覽未來市場全貌的工具,提前看到機會的分布,從而做出主動的資源配置。
操作指南:兩步驟看清未來半年的市場
-
第一步:用「截止日期」篩選器,繪製你的「旺季作戰地圖」 在 BidAcumen 標案雷達「標案搜尋」頁面,不要只看最近的案子。直接使用
截止日期篩選器,將時間範圍設定為「未來三個月」或「未來六個月」。- 您的發現: 您會立刻看到,例如,大量的「節慶活動」與「年終晚會」標案,都集中在 8-9 月公告、11-12 月執行。這個「熱區」,就是您需要提前預留人力、尋找合作夥伴的關鍵時期。
-
第二步:用「儲存搜尋」,建立你的「淡季雷達」 除了旺季,公司的營運更需要淡季的穩定收入。您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「儲存搜尋」頻道,條件設定為:
決標方式:最有利標+標案分類:行銷或展覽服務+預算:200萬以下- 策略: 這類中小型、但重視品質的案子(如:小型研討會、記者會),大型公關公司可能看不上眼,卻是您在淡季維持團隊動能、穩定現金流的絕佳來源。
策略二:當機會衝突時,讓數據幫你做出「最賺錢」的選擇
真實痛點: 「A案是過去合作愉快的機關,但預算普通;B案是新客戶,預算很高,但不確定好不好合作。我該壓寶哪一個?」
這是一個典型的「千萬級」決策。猜測是賭博,分析才是策略。
操作指南:用「機關分析」為兩個案子進行快速健檢
假設「A案:某文化局的藝術節」與「B案:某經發局的產業論壇」檔期衝突。
-
第一步:分析 A 機關(文化局)—— 熟客的風險與回報 進入文化局的「機關分析」報告。您發現:
合作廠商列表非常分散,且近六個月首次得標廠商很多。解讀: 市場開放,他們不排斥新面孔,但可能也意味著客戶忠誠度不高。出價分析顯示,其「最有利標」的平均減價率高達 15%。解讀: 雖然是「最有利標」,但他們對價格依然敏感,利潤空間可能被壓縮。
-
第二步:分析 B 機關(經發局)—— 新客戶的潛力與門檻 進入經發局的「機關分析」報告。您發現:
合作廠商列表高度集中,前三家廠商拿走了 80% 的案子。解讀: 這是一個關係穩固的「小圈子」,新廠商的進入門檻極高。出價分析顯示,其「最有利標」的平均減價率僅 3%。解讀: 他們極度重視品質與專業,一旦能打進去,將會是高利潤的長期客戶。
決策推導: 基於以上數據,您的策略變得清晰:
- 短期求穩: 投標 A 案。雖然利潤可能不高,但得標機率較大,能確保團隊有案子做。
- 長期佈局: 將 B 機關列為「長期開發目標」。這次可以先不投標,但開始研究得標廠商的服務模式,並嘗試與 B 機關建立初步聯繫,為明年的機會做準備。
策略三:將你的活動創意,「翻譯」成評審給高分的語言
真實痛點: 「我們的活動企劃明明很有趣,但評審委員好像get不到重點,分數就是上不去。」
政府標案的評審,在乎的不只是「創意」,更是創意能為機關帶來的「效益」。您需要學會用他們的語言來溝通。
操作指南:用「評委分析」客製化你的服務建議書
假設您要投標一個「地方觀光季」的活動案,評委名單中有三位關鍵人物:
-
針對「觀光局科長」:
- 分析: 他的 KPI 是「遊客數量」與「媒體曝光」。
- 您的提案: 在建議書中,您必須有一個獨立的「媒體宣傳與預期效益」章節。您要寫的不是「我們會辦得很熱鬧」,而是「透過與XX網紅合作、YY媒體發稿,預計將創造 XXX萬的媒體曝光價值,並帶動 XX萬的觀光人次。」
-
針對「行銷系教授」:
- 分析: 進入他的「評委分析」,發現他重視「理論框架」與「數據分析」。
- 您的提案: 您的企劃不能只是點子的堆砌。您需要畫出「活動目標族群(TA)輪廓」、「消費者體驗旅程圖」,並說明您的創意如何對應行銷漏斗的每一個環節,以證明您的策略有所本。
-
針對「在地文史工作者」:
- 分析: 他最在乎的是活動與「地方的連結」。
- 您的提案: 您必須強調活動將如何「結合在地商家」、「導入地方文化元素」、「舉辦社區民眾工作坊」。您甚至可以在簡報時,播放一段您親自訪談在地耆老的影片,這會比任何華麗的設計都更能打動他。
活動展覽標案常見問題 (FAQ)
Q1: 如何評估政府活動標案的合理預算與報價?
A1: 永遠不要自己埋頭估價。利用 BidAcumen 標案雷達 的「機關分析」,找出該機關或類似機關,過去同類型活動的「歷史決標金額」。這就是市場公認的「行情價」,是您報價最重要、最可靠的錨點。
Q2: 公司的資源有限,如何避免旺季時人力、設備衝突?
A2: 答案是「提前規劃」。養成每個月初,使用 BidAcumen 標案雷達 的「截止日期」篩選器,查看未來三個月所有潛在標案的習慣。將這些案子標記在公司共用的行事曆上,提前識別出檔期「熱區」,並預先規劃人力與尋找外部合作廠商。
Q3: 小型活動公司,如何與大型公關集團競爭?
A3: 「精準」就是您的武器。大型集團可能用一份通用的企劃範本,海投所有案子。您應該利用數據工具,深度分析單一案子的業主需求與評委偏好,打造一份100%客製化的「超貼心」企劃。在評審眼中,這份用心,往往比集團的品牌光環更具說服力。
標案開發的下一步:與您的數據直接對話
除了上述的數據分析策略,BidAcumen 與 ChatGPT 的整合,讓您能用最直覺的「對話」方式,深入探索標案數據的價值。這不僅僅是聊天,而是將您的標案工作提升到全新層次。
現在,您可以直接對您的 BidAcumen 數據庫提問:
"當藝術節和產業論壇撞期時,幫我快速比較「文化局」和「經發局」這兩個機關,哪一個過去的標案平均減價率較低、合作廠商較穩定?"
或者,讓 AI 為您進行深度分析:
"分析「地方觀光季」這個活動案,摘要它的需求,並告訴我評委中的「在地文史工作者」,他過去最在乎的「地方連結」具體是什麼?"
這個整合,意味著您不再需要手動篩選、交叉比對。從用自然語言尋找高價值標案,到讓 AI 為您分析標案的風險與機會,所有複雜的數據操作,都簡化為一句話的指令。這讓您的團隊能將時間真正專注於活動創意與精緻化執行。
結論:讓每個案子,都成為公司的代表作
成功的活動與展覽業務,來自於一系列正確的決策。與其在檔期衝突與資源耗竭中掙扎,不如從源頭開始進行智慧選案。數據分析,就是您在迷霧中最可靠的探照燈,指引您找到最值得投入的航道。